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乘载 乘凉 乘风破浪
B.传媒 传奇 不见经传
C.总括 训诂 沽名钓脊
D.法度 度量 审时度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际遇 辑录 风雨飘遥
B.蒙昧 迷惘 处之泰然
C.豁达 墨契 简明厄要
D.料俏 羁伴 似无忌惮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创业者与资本来说,在商业 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 ,否则辛苦抢占的 有可能得而复失。
A.体验 布局 先机
B.布局 体验 先机
C.布局 先机 体验
D.先机 体验 布局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工作难度很大,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年度目标。
B.目前,我国击剑运动的发展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后背力量的培养刻不容缓。
C.商业活动要讲诚信,商家一旦答应客户全额退款,就应该一言九鼎,不能反悔。
D.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充电站点,就能够有条不紊地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却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各级财政部门要增添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D.这些牧民长期生活在马背上,他们随身携带的精美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做餐具。
6.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远处的森林,______一阵风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川如此美丽!
①雾也开始舞蹈 ②时而落入山谷 ③一缕缕雾腾腾升起
④我已被深深迷醉 ⑤时而飘向苍穹
A.③②④①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⑤④
D.①③⑤②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近些年,关于缅甸琥珀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如在琥珀中发现了样子古怪的陷阱蚂蚁,全新的昆虫类群----奇翅目,以及反鸟类的翅膀等。现在,琥珀里竟然出现了恐龙的身影----一小截恐龙尾巴。这块琥珀可以被小孩轻松地攥在手心里,琥珀里的这截尾巴很短,完全展开后只有约6厘米长,估计尾巴的主人身长也只有18厘米多,是一条非常迷你的幼体小恐龙。那么,仅凭短短的一小截尾巴,研究人员如何鉴定出它是属于恐龙的呢?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我们需要对样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是通常不会为了取出琥珀里的样本而破开琥珀。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样本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损毁的风险很大。好在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微CT)和同步辐射等技术,可以对样本进行无损检测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获得样本的表面形态,而且能透过浓密的羽毛获取样本内部的结构特征,分辨率极高。经过无损扫描处理后,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样本进行三维建模。
根据扫描重建的三维图像,研究团队发现,这条只有6厘米长的尾巴至少含有9节尾椎,尾椎骨形态与反鸟等古鸟类明显不同;其椎骨腹面存在明显的沟槽结构,与典型的非岛恐龙类似。我们推测,尾巴的主人应该属于手盗龙类。人们对恐龙有着怎样的印象?在影视作品中,绝大部分恐龙以覆盖着粗糙皮肤的形象出场。如今,通过这截保存在琥珀里的恐龙尾巴,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羽毛,从而印证了之前古生物学家关于世界上存在过带羽毛的恐龙的推断。这些羽毛相当蓬松,扫描得到的三维图像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尾巴上羽毛的位展和排列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能看到这些羽毛的细节:与现代鸟类羽轴两侧左右不对称的情况不同,原始的恐龙羽毛是左右对称的,而且与现代鸟类羽毛的分叉方式也有所区别。
今天,我们已经能大致勾画出从恐龙到鸟的羽毛演化过程。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丝状毛,之后出现了丛生的毛。接下来,这些丛生的毛要么产生分叉,要么变成一根羽轴上的小枝。总之,演化的分岐产生了。之后,更复杂的结构出现了——羽轴两侧不仅对称地分出小枝,小枝也分出更小一级的羽小枝。这次发现的保存在琥珀里的恐龙尾巴就处于这个演化过程中。再往后,羽毛继续演化,各种不对称分支逐渐出现,直到现代鸟类的羽轴两侧的小枝不再等长对称,形成了左右不对称的羽毛。因此,保存在琥珀中的这截恐龙尾巴不仅体现了羽毛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印证了这些羽毛的古老性。
这截尾巴经历了约9900万年的时间,其中的DNA已经高度降解,无法提供有意义的DNA片段了,人们不可能借此复活恐龙。但是,研究团队采用同步辐射装置的X射线荧光成像法获得了尾椎化石断面的微量元素分布图,其中80%以上的铁元素为二价铁离子,这应该是血红蛋白的遗迹。也就是说,我们将来有可能对其残存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据《大自然》2017年第3期 冉浩 撰文)
7.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琥珀的研究”,是指研究琥珀中的生物样本,如蚂蚁等。
B.“非常迷你”,表明了尾巴主人的性格是非常温顺可爱的。
C.研究人员不“破开琥珀”,是因为怕承担损毁样本的风险。
D.“无损扫描”,样本的外部构造和内部成分都会显现出来。
8.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尾椎骨的长短,决定了尾巴主人是一种古鸟还是一种非鸟恐龙。
B.影视作品中大多数恐龙“覆盖着粗糙皮肤的形象”是不正确的。
C.“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形象地揭示了恐龙羽毛的特殊功用。
D.羽轴两侧是否对称,是带羽毛恐龙和现代鸟类的区别之一。
9.对第三段中描述的“羽毛演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初的羽毛是丛生的,之后产生分叉或小枝。
B.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之后产生对称状丝毛。
C. 羽毛演化过程,表现为羽枝不断分化的过程。
D. 琥珀中的恐龙尾巴见证了羽毛演化的全过程。
10.下列文中语句,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一小截恐龙尾巴
B.琥珀里的恐龙尾巴
C.带羽毛的恐龙
D.羽毛的古老性
2021年成人高等全国语文统一考试(第Ⅰ卷模拟)
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中加点字都读“chéng”;B项中“传媒”“传奇”的“传”读“chuán”,“不见经传”的“传”读“zhuàn";C项中“总括”的“括”读“kuò","训话”的“话”读“gǔ”,“沽名钓誉”的“沽”读“gū";D项中“法度”“度量”的“度”读“dù",“审时度势”的“度”读“duó”。
2.【答案】B
【解析】A项中“凤雨飘遥”的“遥”应改为“摇”;B项中没有错别字;C项中“墨契”的“墨”应改为“默”,“简明厄要”的“厄”应改为“扼”;D项中“料俏”的“俏”应改为“峭”,“羁伴”的“伴”应改为“绊”,“似无忌惮”的“似”应改为“肆”。
3.【答案】B
【解析】第二个横线处应该是“体验”,故排除A.C两项,第三个横线处“抢占”和“先机”搭配,故答案选B.
4.【答案】C
【解析】“一言九鼎”指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而C项说的是信守承诺,可以改为“一诺千金”。
5.【答案】C
【解析】A项逻辑不当,“却”应该改为“因此”。不是转折关系而是因果关系。B项搭配不当,“增添”应改为“提高”。D项“宰杀”和“牛羊肉”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宰杀牛羊、切割牛羊肉”。
6.【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根据句意,“③”应在“①”前面,排除B、D两项。“①”应在“②”前面,且“②”和“⑤”是连在一起的。
排除A项,故答案选C。
7.【答案】C
【解析】A项文章中并没有提及;B项中“非常迷你”的意思是“非常短,非常袖珍”,所以B项的表述错误;C项研究人员不“破开琥珀”是“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样本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损毁的风险很大”;所以C项的表述正确;原文中“无损扫描”能够获得样本的表面形态和内部的结构特征。故D项的描述与原文不符。
8.【答案】B
【解析】A项中尾椎骨的长短并不能决定尾巴主人是一种古鸟还是一种非鸟恐龙。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尾椎骨的形态和椎骨腹面的结构。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说的不是恐龙羽毛的特殊功用,而是说其印证了之前古生物学家关于世界上存在过带羽毛恐龙的推断。羽轴两侧是否对称,是原始的恐龙羽毛与现代鸟类羽毛的区别之一,故D项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9.【答案】C
【解析】文章中说“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丝状毛,之后出现了丛生的毛”,故A.B两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文章中说“保存在琥珀中的这截恐龙尾巴不仅体现了羽毛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印证了这些羽毛的古老性”,故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10.【答案】B
【解析】A、C、D三项只是文章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B项较为恰当。